提要文摘: | 乔治·杜比 (1919-1996), 当代最著名的法国中世纪史学家、年鉴学派-新史学第三代先锋代表, 布罗代尔之后法国史学界“无可争议的巨头”, 法兰西科学院誉之为“法兰西最伟大的历史学家”。著有《布汶的星期天》《私人生活史》《骑士、妇女与教士》《法国史》等。于杜比而言, 艺术和历史同样重要。他早年潜心研究11-13世纪法国经济社会史, 其博士论文《11-12世纪马贡地区的社会》奠定了他在中世纪史领域的学术地位, 随后他在大学教授中世纪史长达19年, 在法兰西学院任中世纪史教授21年。在探寻中世纪的历史遗迹、艺术宝藏时, 杜比受到感染、启示, 产生激情, 因而撰写了一套艺术史丛书, 旨在“更准确地把艺术创作置于历史进程中, 通过一系列非常美的书表现艺术品与社会、文化的关系”。这套轰动一时、影响深远的艺术史丛书于1976年由伽利玛出版社修订成《大教堂时代》出版。他一生热爱艺术, “对一切形式的艺术, 古代艺术或当代艺术都很敏感”。在《大教堂时代》一书中, 杜比研究了中世纪的多座哥特式教堂, 但各教堂的具体细节并非杜比的关注重心, 他将教堂置于社会的大背景中, 试图理解中世纪时期艺术与教会之间的关系。 |